滁州律师
不予行政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不予行政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一、不予行政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依据《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终止执行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3、执行标的灭失的;
      
      4、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
      
      5、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执行,是指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 代履行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
      
      1. 存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事实,且此种不履行因故意或过失引起。
      
      2. 该行政法上的义务是他人可以代为履行的作为义务。
      
      3. 代履行的义务必须是代履行后能达到与相对人亲自履行义务同一目的的义务。
      
      4. 由义务人承担必要的费用。
      
      (二)执行罚
      
      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进行制裁,以迫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法律制度。执行罚可分两类:一是执行行政罚;二是执行罚。
      
      (三)直接强制
      
      直接强制,是指在采用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手段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或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执行主体可依法对义务人的人身或财产直接实施强制,迫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强制执行方法。
      
      直接强制是一种实力较强的强制方式,因此其运用在不违背现行立法规定之外,还必须坚持一定的合理度。
      
      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法规时的一种强制手段,对于当事人不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申请行政强制,但也存在上述情况是不予执行强制执行的,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结合实际来认定。
      
      

www.cz148.net
Copyright ©2022 滁州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